2006, 36(4).
Abstract:主要讨论了钼-铌合金原料品质,包括烧结条的制备、原料的化学成分、原料棒的尺寸规格等对单晶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真空烧结钼-铌合金烧结条由于C、O等杂质含量过高,在20 kW电子束悬浮区域熔炼炉上区域熔炼时未能直接生长制备出单晶,但其经过两次电子束熔炼获得的Ф(12~17)mm原料棒C元素质量分数降为6.3×10-3%、O元素质量分数降低了近2个数量级,仅为1.4×10-3%,能稳定地生长制备出Ф31 mm×735 mm的大尺寸钼-铌合金单晶,而直径超过Ф18 mm或小于Ф11 mm原料棒在区域熔炼时未能获得钼-铌合金单晶.
2006, 36(4).
Abstract:研究了变质剂RE及Al5TiB对Mg-8Zn-4Al-0.3Mn(ZA84)镁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RE的加入降低了合金在低温(<80℃)时的阻尼性能,但明显提高了合金在高温(≥80℃)时的阻尼性能;而Al5TiB的加入则同时提高了合金室温及高温阻尼性能.经Al5TiB变质的合金在室温时即表现出了Q-1=0.01的高阻尼.由于高温下合金中相的软化及界面的粘性滑动,ZA84镁合金在高温时存在一个温度内耗峰,加入RE后推迟了合金中温度内耗峰的出现温度.分析认为,加入RE及Al5TiB后合金的阻尼机制主要是位错机制和界面机制.可动位错密度越高,晶粒越细,晶界和相界面越多,阻尼性能越好.
2006, 36(4).
Abstract:对GH4169电解加工ηω-i内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了准确的ηω及ηω-i的特性曲线,试验结果显示了它与电解加工普通材料所得到的ηω-i曲线规律有着明显的区别--不存在截断电流密度,不能用以往的规律来研究GH4169这种材料,应当考虑电解液与加工材料的匹配.
2006, 36(4).
Abstract:针对某型号磁悬浮永磁电机转子磁环胶接强度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的问题,提出采用M46J/L1000复合材料缠绕加强环的保护设计方案,根据工艺实验结果,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Patran/Nastran对该结构进行应力和形变分析,并确定了合适的成形工艺参数,完成了转子加强环试验件的制作.结果表明:M46J/L1000复合材料体系满足材料组分要求,缠绕复合材料加强环结构满足磁悬浮电机转子在72 000r/min高速转动时强度和变形要求.
2006, 36(4).
Abstract:利用均匀化方法研究缝纫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弹性性能,给出了相应的数学分析模型.建立了有限元分析的单胞模型,并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这种半解析模型可以得到缝纫层压板的弹性模量的上下限,其平均值与实验结果平均值吻合得很好.
2006, 36(4).
Abstract:基于介质圆柱电磁散射理论和等效介质理论,导出了金属柱微粒-电介质复合材料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的表达式.数值结果表明:入射波频率低于某一频率或金属柱掺料的体积分数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复合材料的等效相对介电常数实部会变为负数.
2006, 36(4).
Abstract:介绍了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定天然橡胶(NR)硫化胶耐老化性能的原理及方法.通过测定胶料在160℃、恒温30 min下的动态模量谱,来评估硫化胶的耐老化性能.同时测定硫化胶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老化后储能模量减少,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tanδ总体呈增加趋势.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而后下降趋势.
2006, 36(4).
Abstract: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法制备高TiC颗粒含量的TiC/Al复合材料.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研究复合材料中TiC颗粒在静止锌液中的均匀化过程.结果表明:当锌液温度低于铝的熔点时,TiC/Al复合材料置于锌液后,锌向其内部扩散,引起复合材料表层内液相线温度降低,当表层内Al-Zn合金的液相线温度等于或低于锌液温度时,Al-Zn合金便处于熔融状态,TiC颗粒随其一起从TiC/Al复合材料块上脱落,并不断地向锌液内部传输,最终均匀分布在锌液中;而当锌液温度高于铝熔点时,TiC/Al复合材料置入后,锌和铝同时进行扩散,但是当复合材料表面温度达到铝熔点时,铝开始熔化,铝的熔化导致TiC颗粒的脱落,脱落下来的TiC颗粒不断向锌液内部传输,最终均匀分布在锌液中.
2006, 36(4).
Abstract:利用Al-Ti-TiO2体系原位反应合成了Nb掺杂Al2O3/TiAl复合材料.借助XRD和SEM研究了Nb掺杂Al2O3/TiAl的显微结构以及Nb引入量对复合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TiAl、Ti3Al、Al2O3、Nb和NbAl3相构成,细小Al2O3颗粒分布于基体晶粒交界处,存在一定的团聚;Nb元素引入量的高低,可调节产物中TiAl和Ti3Al的相对含量,随Nb含量的增大,TiAl含量逐渐减少,Ti3Al则逐渐增大;同时,基体晶粒和Al2O3颗粒均有所细化,且分布逐渐均匀,材料的均匀性得到改善.
崔益华%Noruziaan Bahman%Lee Stephen%Chang Moe%陶杰
2006, 36(4).
Abstract: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固体废弃物中的各项资源,本项工作将固体废弃物中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回收后与废弃的木纤维、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进行复合,成功地制备出SBS/再生型木塑复合材料,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水煮试验.结果表明,SBS的加入使木塑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表明SBS可以作为木塑复合材料的增韧剂.SBS/木塑复合材料经过8周、60℃的水煮后,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厚度膨胀率均有所增加,弯曲模量和冲击韧性分别平均下降14.4%、10.8%.水煮试验初期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逐渐降低,然后又逐渐增大,第8周后弯曲强度增加的幅度约10%.木塑复合材料的冲击破坏模式以界面脱粘为主,而加入SBS后,复合材料的破坏以纤维断裂和基体断裂为主.
2006, 36(4).
Abstract:针对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与评定是国内外急待解决的问题,采用Talyscan150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对C/C复合材料和硬铝(LY12)切削表面粗糙度进行三维非接触测量.通过三维评定参数的对比,研究了C/C与LY12的切削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采用二维评定参数评定C/C的切削表面粗糙度将丢失表面的许多信息,三维评定参数可以更全面、更真实地表达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特征.C/C切削表面和LY12切削表面在峰态分布以及表面纹理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别.与LY12切削表面相比较,C/C切削表面有更多的深谷,而且表面没有明显的切削进给波纹.Sq参数比Sa参数能更好地表达复合材料切削时的纤维拔出与纤维露头的特征.
2006, 36(4).
Abstract:对近年来国内外碳密封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了概述.对碳密封材料进行了分类.介绍了碳密封材料的制作工艺.把高强石墨密封件与C/C复合材料密封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C/C复合材料密封件具有比高强石墨密封件高出3~6倍的弯曲强度,是未来空间领域中很有前途的一种摩擦密封材料.
2006, 36(4).
Abstract:综述了C/C复合材料CVI工艺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软计算在工艺优化与控制的应用,以性能模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今模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C/C复合材料计算机模拟的发展方向.
2006, 36(4).
Abstract:针对目前用于铝基复合材料焊接的几种常用方法如氩弧焊、激光焊和扩散焊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综述,展示了铝基复合材料焊接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措施,以及该类材料未来焊接研究的发展动向.
You are the visitor
Beijing Public Network Security:11010602060147号 京ICP备06019415号-2
Address:P.O.Box 9200-73, Beijing 100076, P.R.China
Postcode:100076 Fax:010-68383237
ServiceTel:010-68383269 E-mail:703@china.com
Copyright:Aerospace Materials & Technology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