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35(4).
Abstract:主要综述SiC作为光学反射镜材料在设计、制造、光学加工和应用方面的发展现状,同时对今后SiC作为光学镜片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05, 35(4).
Abstract:阐述了航空发动机串油故障的特征,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类故障的机理和对机械系统的危害,指出可以通过黏度、闪点等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法进行准确分析和诊断,并指明了对此类故障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005, 35(4).
Abstract:主要介绍了超声显微检测系统的组成及原理,采用超声显微检测系统对特种涂层的内部质量进行了超声检测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检测出涂层内部的裂纹、气孔、涂层与基体脱粘等缺陷.采用超声瑞利波声透镜,可有效检测出涂层表面及亚表面的缺陷.检测过程中实时显示被测样品的A、B、C三种扫描图像,缺陷检测结果直观.
2005, 35(4).
Abstract:为确定变形参数对TC6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分别用稍高于和低于β相变点的温度对TC6合金进行了环形件的成形,对这两种制度成形锻件的组织、性能的研究表明:TC6合金在稍高于β相变点的单相区变形,显微组织为网篮状组织;而在α+β两相区成形,得到的组织为等轴组织.TC6合金近β锻造和α+β两相区锻造的常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差异.采用近β锻造可在不影响力学性能的情况下提高TC6合金的可锻性.
2005, 35(4).
Abstract:利用氧对金属Ti、Al粉的部分氧化,原位合成了Al2O3/Ti-Al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手段,发现Al2O3分布在Ti-Al基体交界处,在一些制得的复合材料中出现了大量原位生成的纤维.借助差热分析,对该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该制备过程的反应步骤为:Ti、Al金属粉表面氧化→铝的熔化→TiAl3的生成→Ti2Al、TiAl、Ti3Al等多种化合物生成和Al对TiO2的还原反应.原始组成中铝含量决定了复合材料的主要晶相组成,铝含量不足时,生成Ti2Al、TiAl、Ti3Al等多种金属间化合物和氧化铝;铝含量足够时,最终的产物为TiAl3、金属铝以及氧化铝等相.
2005, 35(4).
Abstract: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感应熔炼和熔模精铸相结合的方法,利用Ti-B-Al体系制备出了原位自生TiB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借助XRD、SEM和T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增强体的形态.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只存在TiB增强体和Ti,无TiAl3杂质相形成,TiB增强体呈柱状短纤维,这与其B27晶体结构有关,且增强体/基体界面清洁无杂质污染,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论述了在Ti-B-Al体系中制备TiB增强体的生成机制:在Ti-B-Al体系中,Al首先受热熔化使得Ti和B相继溶解于Al液中;Ti与Al之间先行发生化学反应形成Ti-Al金属间化合物,放出的热量进一步引发了溶解于液相中的B和Ti产生高温自蔓延形成Ti-B化合物.以热力学理论分析,应最终形成TiB2,但实际上由于动力学影响,最终形成了TiB.
2005, 35(4).
Abstract:采用羰基铁粉为吸收剂、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研究了羰基铁粉用量对微波吸收贴片力学与电磁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羰基铁粉在橡胶基体中填充量的增加,其力学性能和电磁性能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表明,羰基铁粉与三元乙丙橡胶界面结合性能较好,在基体中分散较均匀.利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优化软件对以羰基铁粉为吸收剂的微波吸收贴片吸波性能进行优化预测,优化结果表明:应用配比为w(羰基铁):w(EPDM)=1 050:100,制成厚度为0.8 mm的单层吸波贴片,可以实现在8~18 GHz范围内反射率<-8dB;以配比为w(羰基铁):w(EPDM)=1 050:100的吸波贴片0.6 mm作为内层材料,以配比为w(羰基铁):w(EPDM)=150:100的吸波贴片1.5 mm作为外层材料,制备成总厚度为2.1 mm的双层吸波贴片,可以实现在8~18 GHz范围内反射率<-12 dB.
2005, 35(4).
Abstract:以在我国某型号卫星上应用的两种有机热控涂层--改进型S781铝灰漆和S956灰漆作为对象,首次就近地轨道原子氧环境对涂层性能(太阳吸收比αS和红外半球发射率εH)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同轴源原子氧装置,以近地轨道原子氧通量条件对涂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原子氧对涂层表面的侵蚀作用是造成涂层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在相同的原子氧剂量下,涂层性能变化的程度与涂层组成成分的配比有关.
2005, 35(4).
Abstract:选择高韧性环氧树脂作为碳纤维表面涂层处理剂,研究了碳纤维表面聚合物涂层韧化处理对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界面韧化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韧性环氧涂层能提高单向复合材料的层剪、拉伸及冲击等性能,且处理工艺简单;涂层处理后φ150 mm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强度转化率由81%提高到86.4%.
2005, 35(4).
Abstract:在特定温度下,采用一定比例的氢氧化铝和磷酸合成出磷酸铝基体,对玻璃纤维或织物处理后,采用手糊工艺(固化温度低于220℃)制备了新型耐烧蚀复合材料--织物增强磷酸铝基复合材料.借助XRD和TG-DTA等测试技术,详细研究了材料的固化机理,发现材料可采用加热固化和常温固化.其热固化机理为:在加热时,酸式磷酸铝脱水形成聚合状的磷酸铝,然后转变为线型聚磷酸铝或环状偏磷酸铝;常温固化机理为:在常温下,酸式磷酸铝与活性适中的固化剂反应而获得强度.
2005, 35(4).
Abstract:针对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的熔化焊接,尤其是高能束焊接,围绕焊缝成形、有害相Al4C3生成、焊接气孔等影响该类材料焊接质量的若干问题,从形成机理、影响因素、控制措施等方面,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2005, 35(4).
Abstract:对不锈钢及其板翅式换热器钎焊技术研究现状作简介,内容包括不锈钢软钎焊、硬钎焊的连接材料选择,不锈钢与陶瓷、钛、铝等异质材料的钎焊技术.阐述了新工艺方法的应用,包括钎焊-热处理一体化、PTLP(partial transient liquid phase)技术、加压钎焊、真空电弧钎焊、大间隙钎焊、真空电子束钎焊、辉光放电钎焊等.最后简要说明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在不锈钢钎焊中的应用,介绍了不锈钢板翅式换热器的钎焊现状和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2005, 35(4).
Abstract:概述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类型、硫化机理及其研究进展,阐述了空间级硅橡胶的制备以及硅橡胶与空间环境的交互作用,介绍了室温硫化硅橡胶在航天器太阳能电池、热控涂层及舱体密封上的应用,并提出了今后空间级硅橡胶的主要研究方向.
You are the visitor
Beijing Public Network Security:11010602060147号 京ICP备06019415号-2
Address:P.O.Box 9200-73, Beijing 100076, P.R.China
Postcode:100076 Fax:010-68383237
ServiceTel:010-68383269 E-mail:703@china.com
Copyright:Aerospace Materials & Technology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