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3(1).
Abstract:为进一步提高内窥镜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内腔、焊缝表面、导管内表面的缺陷及多余物检测效果,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对缺陷进行了试验研究.内窥镜检测到的缺陷图像转变为数字图像后,可实现对缺陷尺寸实际大小的判别.该研究方法对其它产品的内部质量状况检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3, 33(1).
Abstract:渗氮件的性能与渗氮层的化合物相组成和扩散层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渗氮温度和氮势对渗氮层形成与分解的影响规律,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循环氮势快速离子氮化渗氮层相组成和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快速渗氮的机理.结果表明,与常规离子渗氮工艺相比,通过周期地控制渗氮温度和氮势变化,快速离子渗氮不仅能显著地提高渗氮速度和增加材料的渗氮层深,而且使合金氮化物种类明显增多,扩散层中的沉淀硬化物也更细小弥散,有利于改善渗氮层质量和提高渗氮工件性能.
2003, 33(1).
Abstract:研究了热塑性氟塑料聚全氟乙丙烯(FEP)和金属的连接方法,包括过渡层粘接和机械连接两种.采用自制的过渡层,利用模塑方法使FEP和不锈钢的粘接强度达到16 MPa以上.同时采用机械滚边收口方法,可以提高FEP和金属骨架的连接可靠性.
2003, 33(1).
Abstract:基于复合材料宏、细观场量之间的联系,建立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宏-细观力学模型.该模型建立起了宏观与细观应力、应变场量之间的联系,获得了宏观应力-应变关系,试验及理论计算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复合材料宏观弹性性能.利用该模型研究了纤维截面形状和排列方式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宏观弹性性能的影响.
2003, 33(1).
Abstract:针对碳/KH-304复合材料构件的开口补强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平板轴压稳定性试验方法,对边框形补强件、开口未补强件及未开口平板试件的抗压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环向铺层可以提高补强效果;补强区选择模量低的材料有利于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缝纫工艺的引入减少了孔边的剥离应力,也可以明显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二次胶接的研究使构件的制作简单化.
2003, 33(1).
Abstract:对C/C复合材料试件的表面细观烧蚀进行了常压下的亚、超声速和高压下的亚音速烧蚀形貌的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分析了C/C复合材料在上述情况下的质量损失规律.结果表明:C/C复合材料在亚音速流场的条件下,z向纤维束首先发生剥蚀,当压力升高时,碳布会发生层间剥蚀的现象;而在超音速条件下,碳布更容易发生剥蚀的现象.
2003, 33(1).
Abstract:研究用空间级柔性透明硅橡胶材料制作线聚焦柱面菲涅耳太阳聚光透镜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模具的精度对硅橡胶透镜的光学效率有决定性作用,在采用高精度拼接式模具和严格控制工艺流程的条件下,硅橡胶透镜光学效率可达85%以上.
2003, 33(1).
Abstract:运用TGA-IR研究了交联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含10%、16%苯基硅氧烷链段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热降解行为,并用FTIR分析了聚硅氧烷的热分解产物.结果表明,在300℃以上,交联聚硅氧烷热降解的主要产物为环三硅氧烷和环四硅氧烷,裂解反应既在分子链内发生也在分子链间发生.在惰性气氛下,苯基硅氧链段的引入未能提高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热稳定性.
2003, 33(1).
Abstract:合成了一种含磺酸基的热固性Resol-Novalak共聚酚醛树脂(C-PF/SPF).TG-MS(热失重-质谱)的研究结果表明,C-PF/SPF在低于350℃时,主要发生与磺酸基相关的热分解并逸出SO2等产物;在450℃~820℃范围,只观察到CO2 (m/z=44)、CO (m/z=28)和H2O (m/z=18) 等产物及其碎片;在110℃~820℃的测试温度范围未检测到与主链断裂有关的酚类热解产物,显示出优越的热稳定性;这是由于部分磺酸基中的硫在热处理过程中与酚醛树脂的芳环发生交联,从而大大增加了C-PF/SPF的热稳定性.基于TG-MS结果的理论计算表明,C-PF/SPF经350℃热处理后的理论残碳率可达80%,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C/C复合材料用基体前驱体.
2003, 33(1).
Abstract:合成了一种低醛/酚摩尔比(1.3∶1)的Resol型酚醛预聚物.利用TG-MS详细研究了热交联固化后树脂的热分解特征.低于350℃时,主要表现为分子内醚键断裂和脱端羟甲基,并逸出H2O、CO2和CH3OH等产物及它们的碎片.在350℃~750℃范围内,大分子主链在不同位置发生主链断裂而形成一甲基苯酚、二甲基苯酚和三甲基苯酚等产物及它们的碎片.说明了大分子主链热稳定性的提高是减少和防止Resol型酚醛树脂前驱体C/C复合材料缺陷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 33(1).
Abstract:综述了整体叶轮的主要加工方法及其比较,就数控展成电解加工的重要技术特点(可以综合发挥数控技术和电解加工两者的技术优点)进行了论述,展示了数控电解在加工整体叶轮、解决以数控铣、精密铸造难加工或不能加工的技术难题方面所显示的优越性.该项工艺技术对于新型航天发动机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3, 33(1).
Abstract:对军用飞机雷达吸波结构复合材料研究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和难点进行论述,对其结构组成和国外应用研究情况进行介绍.
2003, 33(1).
Abstract:介绍了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材料性能、纳米补强增韧机理以及纳米与传统补强增韧方法并用技术.
2003, 33(1).
Abstract:综述了原子氧、空间辐射、热循环、高真空、微流星和空间碎片等低地球轨道环境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从地面模拟实验、材料研制与防护涂层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空间站、人造卫星等低轨道航天器用材料的选择与研制提供了依据.
You are the visitor
Beijing Public Network Security:11010602060147号 京ICP备06019415号-2
Address:P.O.Box 9200-73, Beijing 100076, P.R.China
Postcode:100076 Fax:010-68383237
ServiceTel:010-68383269 E-mail:703@china.com
Copyright:Aerospace Materials & Technology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