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型号更高的热环境要求,开展新型轻质耐高温隔热材料研究。采用耐高温酚醛树脂作为基体树脂,添加纤维、功能性填料,通过预混料片材进行低压固化成型,对所制备的隔热材料试片进行密度、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等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体系密度为0.6~0.9 g/c
随着武器型号的发展,导弹在临近空间以高马赫数长时间机动飞行,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空气的强烈压缩和剧烈摩擦作用,气动加热更趋严重和持久,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国外以非烧蚀型防热材料为主,具有高温强度高、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国内以烧蚀型防热材料为主,具有一次性使用、可靠性高等特点。但是随着热环境的严苛,传统的单层防热材料已无法同时满足耐烧蚀和隔热性能的要
目前,在飞行器中使用的隔热材料主要包括无机材料和有机材
酚醛树脂,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双酚A型环氧树脂,无锡树脂厂;苯并噁嗪树脂,四川大学;石英纤维,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芳纶纤维,帝人芳纶纤维;玻璃小球,3M公司;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含量大于98%,浙江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填料,市售。所有试剂未经纯化直接使用。
将酚醛树脂、功能填料、纤维按不同的设计比例均匀混合得到短切纤维预固料。将短切纤维预固料放置于320 mm×320 mm的平板模具中,通过模压固化成型得到平板试片。对预混料制备中的捏合时间、分散性、加压时间等工艺参数及材料性能进行系统研究,探索最佳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的热失重分析在梅特勒公司Mettler Toledo SDTA851e的热重分析仪(TGA)上进行,测试条件:氮气环境,从25升温至800 ℃,升温速率为20 ℃/min。
密度测试参照GB/T 1033.1—2008(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执行,测试仪器:梅特勒公司 Mettler XS204 电子分析天平。
压缩强度、拉伸强度测试分别参照GB/T 1448—2005(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QJ 971A-2011(纤维增强塑料小试样拉伸性能测试方法)标准执行,测试仪器为岛津公司AG-X万能试验机。
热导率、比热容测试分别参照GB/T 10295-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GJB 330A—2000(固体材料60~2773K比热容测试方法)执行,测试仪器为瑞典凯戈纳斯公司Hot Disk TPS 2 500 s热常数测定仪。
线胀系数测试参照GJB 332A—2004(固体材料线膨胀系数测试方法)执行,测试仪器为德国林赛斯公司INSEIS L75 Platinum series线膨胀系数测定仪。
以酚醛树脂作为隔热层的基体树脂,为了进一步提高酚醛树脂的耐热性,主要采用两种途径对其进行了改性,首先是提高酚醛树脂的初始聚合度,其次通过在酚醛树脂中引入无机元素的方法,分别在树脂体系中引入了硼和硅两种无机元素。
经过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后,初步选定了四种酚醛树脂制备隔热层试片,并对其热物理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如
1) T1: the temperature at 5% weight loss; 2) T2: the temperature at 10% weight loss; 3)W1: char yield at 800℃ in N2 condition; 4)W2: char yield at 900 ℃ in N2 condition; 5)W3: char yield at 900 ℃ in air condition.
从
隔热材料主要由基体树脂、纤维以及填料组成。基体树脂是连续相,对隔热层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纤维旨在提高隔热层的机械强度和高温下的抗剥蚀能力;填料起到降低材料密度以及提高耐热性的作用。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隔热层的力学性能,分别采用苯并噁嗪树脂(D-1)、环氧树脂(D-2)、活性填料(D-3)和表面活性剂(D-4)对酚醛树脂D进行优化,并制备隔热层试片,测试结果如
可以看出,与树脂D材料相比,优化后隔热层的密度和热导率略有增加,但拉伸强度有明显提高,最高幅度可达70%。综合实验结果分析,为了提高隔热层的综合性能,后续可以根据性能和工艺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树脂进行优化。
为了进一步降低隔热层的密度,同时提高力学性能,在材料体系中引入有机纤维,芳纶纤维具有密度低、拉伸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在试验中加入一定体积分数的芳纶纤维制备隔热层试片,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
结果表明,芳纶纤维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的密度和热导率,提高比热容,这是由芳纶纤维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对位芳纶本身强度较高,因此,对隔热材料拉伸性能的提高较为显著,当芳纶纤维与石英纤维体积比为21时,在降低材料密度的同时,拉伸强度提高30%以上。
填料主要以空心玻璃小球为主,真密度为0.38 g/c
结果表明,填料II中根据比例加入了不同类型的空心玻璃小球,该种微球密度为0.60 g/c
填料III中加入了部分云母,材料的密度有所提高,但强度反而略有下降,这是由于云母尺寸较大,在材料体系中分布不均匀所导致的。填料IV中加入了白碳黑,隔热层材料的密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强度也略有提高。
通过材料配方及性能优化,制备了系列化隔热材料,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如
将所制备的隔热层试片I通过RTM工艺与防热层进行复合,得到复合防隔热材料试片,并参加了风洞试验考核,考核条件为:最高热流5 MW/

(a) 烧蚀前

(b) 烧蚀后
图1 试片风洞烧蚀试样状态
Fig.1 Sample before and after arc tunnel test
为了切实解决型号应用过程中的工程化问题,开展了隔热层工艺件的制备,所制备的构件尺寸高度大于1 m,端面尺寸大于0.8 m,进一步验证了隔热层材料的性能稳定性和成型技术可靠性。同时采用RTM技术在隔热层外进行了防热层的成型,隔热层能够满足RTM工艺过程中对材料温度和压力的要求。所制备的舱体防热套结构一致性好,隔热层与防热层间未出现分层、剥离等现象;防热套通过力热联合试验考核,能够满足总体设计要求,为型号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对轻质耐高温隔热材料及成型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该材料体系采用改性的耐高温酚醛树脂作为基体材料,并通过引入增强结构、活性填料以及有机纤维等进一步降低材料密度,提高材料强度,使其同时具有耐高温、低密度以及高强度的特点。所制备的隔热材料密度为0.6~0.9 g/c
参考文献
蔡亚梅,汪立萍.美国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计划及关键技术分析[J].航天制造技术,2010(6):4-7. [百度学术]
CAI Yamei,WANG Liping.Hypersonic programs in usa and key technologies analysis[J].Aerospac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0(6):4-7. [百度学术]
杨亚政,杨嘉陵,方岱宁.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材料与结构的研究进展[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8(29):47-53. [百度学术]
YANG Yazheng,YANG Jialing,FANG Daining.Research progress of thermal protectio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for hypersonic vehicles[J].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008(29):47-53. [百度学术]
李东辉,孙创,夏新林. 多层隔热材料的热设计方法研究 [J].宇航材料工艺,2013,432): 22-25. [百度学术]
LI Donghui,SUN Chuang,XIA Xinlin.Study on the thermal design method of multilayer insulation materials[J].Aerospace Materials & Technology,2013,43(2):22-25. [百度学术]
唐磊.耐高温隔热材料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1-5. [百度学术]
TANG Lei.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and heat insulation material technology[M].Beijing: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2013:1-5. [百度学术]
徐烈.绝热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56-57. [百度学术]
XU Lie.Adiabatic technology[M].Beijing: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1990:56-57. [百度学术]
冯坚,高庆福,冯军宗.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01):40-44. [百度学术]
FENG Jian,GAO Qingfu,FENG Junzong,JIANG Yonggang.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fiber reinforced SiO2 aerogel insulation composites[J].Journal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2010(1):40-44. [百度学术]
杨杰,隋学叶,刘瑞祥.航天飞机及高超飞行器用刚性隔热材料研究进展[J].现代技术陶瓷,2015(3):25-29. [百度学术]
YANG Jie,SUI Xueye,LIU Ruixiang. Research progress of rigid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s for space shuttle and hypersonic vehicle[J].Advanced Ceramics,2015(3):25-29. [百度学术]
UPADHYA K,YANG J M,HOFFMAN W P.Materials for ultrahigh temperature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J].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Buletin,1997(76):51-56. [百度学术]